以下內容轉自人民政協網9月18日報道——
人民政協網9月18日電 “大道之和:本于天道的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京召開。面對“兩個大局”和西方文明范式引發的一系列重大危機,會議旨在立足于中華文明“天道”觀,探討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設和數智時代的區域治理、全球治理路徑。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經典與文明研究中心與新絲綢之路書院聯合主辦,來自全國各高校的二十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代表與會并做主題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新絲綢之路書院院長王晶以“大道之和——新時代思想體系建設”為題在會上做主旨報告。她結合自身創業創新、治理變革、參政議政、投身國際事務等經驗,圍繞“人類命運”和“全球治理”,撰寫《人類命運:治理簡史》《人類命運:制度治理》等著作,總策劃、總主編《新時代新思想論叢》22本并撰寫其中《新發展理念引領》一書。
王晶在報告開頭提出三問:人類社會跌宕起伏的原因何在?導致人類社會興衰的底層邏輯是什么?人類新文明的曙光何在?繼而叩問人類命運和全球治理的出路何在。王晶剖析人類文明文化的演繹進程,提出:“道”為宇宙本源,“和”構建治理法則,“大道之和”解決了從個體、群體到整體在形而上的“和而共同”,以及形而下的“和而不同”,將構建從個體到國家到全球的閉環價值體系。王晶引用老子“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強調破局關鍵在于:以思想澄明規律,以行動順應大道,她指出,以“大道之和”哲學突破傳統治理的二元對立——“當‘和’的法則超越種族、地域與制度差異,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從理念轉化為實踐。”因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本在于遵循“大道之和”“道法自然”的理念,進一步完善“道法術器”治理框架,以“弘大道,合天下,求大同,共同體”的獨特東方方案,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加速建設。
王晶表示,只有將“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的傳統智慧轉化為人類文明轉型的可行路徑,中國和世界才有更好的未來。
在全球化的今天,伴隨著文化多元與觀點碰撞,我們更需要思想互鑒與實踐啟迪。在網絡空間里,超強算力可以于海量的信息中給人們提供精準信息供給,但“信息繭房”“信息孤島”也隨之產生,人們愈發只聽到或愿聽到與自己觀點一致的聲音,對不同意見選擇性忽視甚至攻擊。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固守自身認知,不愿與他人展開深入對話,導致思想陷入封閉與僵化,甚至不同國家之間基于狹隘民族主義的禁錮與“西方中心論”的傲慢與偏見,拒絕溝通對話,隔膜深重,甚至硝煙四起。由此,我們才能深切感受和認同中國共產黨秉持天下情懷,堅持交流互鑒,提出全球發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全球治理四大倡議,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意義和寶貴價值。
與會專家圍繞主題,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會議氣氛熱烈,成果豐碩。